围绕公共目标,积极探索公益类科技重大专项管理的新模式
6月13日,在省科技厅隆重举行的2008年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极端气象灾害预警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作为我省第一个社会公益类重大专项被列为2008年立项的11个重大专项之一正式获准启动实施。发布会一结束,省科技厅社发处即组织湖南省气象科研所等项目承担单位召开会议,就项目的实施进行部署。省科技厅副厅长杨治平到会并做讲话。
“湖南省极端气象灾害预警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专项作为一个公益类科技研究项目,将针对我省防御特大洪涝、特大干旱、特大暴雨山洪、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气象灾害的紧迫需要,深入研究主要极端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形成机理,系统解决我省极端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监测评估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制形成预警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和预警预估信息发布平台,建立防御极端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和监测评估技术体系。项目实施后,将在全省首次建立极端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和发布系统,首次建立气象灾害行业影响预测评估体系,首次建立气象灾害应对预案研究体系。通过项目实施,可以及时向各级政府、相关高敏感行业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和发布尽量准确的防灾减灾指导信息,明显提高极端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监测评估水平,显著增强政府和社会各界科学应对重大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有效地减少灾害期间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公共效益十分显著。
杨治平副厅长在仔细听取项目单位关于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年度研究计划后,强调指出,“湖南省极端气象灾害预警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专项的立项是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立项管理思路的一个重大突破,充分体现了省科技厅对公共安全和社会公益科技研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要积极探索公益类重大专项管理的新模式、新经验。专项从气象灾害的预测、评估、决策三个方面来设置研究内容的总体思路是对的,项目研究要跳出气象来研究气象,多与农业、水利、国土、交通等部门联合,重视资源的融合。要突出项目公益性、公共性的本色,围绕气象灾害预测评估公共服务的研究目标,形成公益效果突出的特色研究成果,服务于全省人民,服务于全省抗灾救灾的实际需要,真正体现公共财政支持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服务公众需要的工作理念。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