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将上新台阶
受科技部的委托,8月13日,省科技厅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金属冶炼和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可行性论证会。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张书军博士、省科技厅副厅长杨治平、社会发展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在听取了项目可行性报告后,来自全国各地的15位专家一致通过项目可行性论证。项目实施后,将有力地提高我省甚至全国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水平。
我国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的有色金属和造纸属于重污染行业,不断排放出高浓度汞、砷、镉等重金属废水、高COD高色度造纸废水,对现有水污染破坏非常严重,导致质量型严重缺水。随着国内外最大日负荷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业废水的处理必须尽快实施从“达标排放”到深度处理“零排放”技术的转型。“重金属冶炼和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以湘江流域重金属冶炼废水和环洞庭湖地区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工程示范为目标,通过3年的研发时间,开发废水中高浓度重金属深度处理的生物制剂、高浓度COD和高色度有效去除的铁基复合型水处理剂;进行有色冶炼高浓度汞、砷、镉等重金属废水、高浓度COD和高色度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与回收新技术工程示范,为复杂工业废水的环境治理、工业节水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高效可行的集成技术系统。项目的实施对明显改善我省湘江流域、洞庭湖区乃至我国的水质量环境,促进我国难处理汞砷镉重金属废水、高COD、高色度有机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中南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柴立元教授向专家组陈述了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两个课题“重金属冶炼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处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的承担单位汇报了课题的基本内容,并就有关问题向专家组进行咨询。专家组坚持突出重点因素与兼顾一般因素、客观判断与主观判断相结合的原则,本着独立、客观、公正与科学的态度,在听取项目汇报和审阅方案材料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仔细问询,对项目的意义、实施、概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答辩质疑,并对课题承担单位咨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最终形成了专家组综合评价意见。专家组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一致通过可行性论证,建议科技部尽快启动实施。
杨治平副厅长在会上指出,“重金属冶炼和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与节能减排和地方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是国家水资源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需要和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需要。实施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他要求项目承担单位要根据这次论证会上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项目进一步进行完善,争取科技部尽快批准立项。张书军博士也对论证会的重要性和项目的重大意义作了讲话。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