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突出特色,完善体系
7月1日,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曹健林在完成对全省科技工作的实地考察后,专门听取了省科技厅关于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他要求,湖南高新技术产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突出特色并不断完善文化体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甘霖出席汇报会,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柯敏进行了情况汇报,厅机关在家领导、各处室、中心、办、站及二级机构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
王柯敏厅长在汇报中指出,近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加值和利税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5.7%、27.6%和18.3%。2006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93.2亿元,同比增长24.4%;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597.5亿元,同比增长26.3%。今年1-6月,全省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1088.44亿元,增加值33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65%、30.2%。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高新区拉动作用明显。长沙、株洲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和湘潭、衡阳、益阳、岳阳和郴州五个省级高新区已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2006年,7个高新区共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77.94亿元,同比增长25.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57%。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产品80%以上是自主创新产品。二是优势区域集聚。建立了以长株潭为核心的“一点一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2006年共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90.29亿元,占全省的84%。三是优势领域形成。形成了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四大优势领域,涌现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产品。2006年四大领域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总量的84%。四是优势产业凸现。培育出了现代工程机械装备、电动汽车及其零配件、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先进电池材料及应用、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元器件、软件、数字卡通、现代中药、现代种苗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10多个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五是优势企业壮大。至2006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1403家,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86家,涌现出了远大、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一批发展较快、成效突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今年有望产值双双超百亿元。对“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王厅长表示,我省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两“新”和两“配套”为抓手,以高新园区建设为重点,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快速发展。到2010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123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把握产业发展需求,突破一批瓶颈技术;二是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突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四是突出重点园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载体建设;五是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六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会上,省科技厅还就解决长沙和株洲高新区产业发展空间不足问题、加大对湘潭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我省今年申报的“一把手”工程高新领域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向科技部提出了请求。
曹健林副部长听取汇报后对我省科技工作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湖南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确实名不虚传,这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得益于湖南科技工作者将全部的智慧精力投入到科技事业中。作为中部省份,湖南工业基础较好,特别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迅速,且高新技术产业本土的比较多,内生的比较多,这是湖南科技工作的巨大优势。他指出,现阶段,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应进一步做大做强,特别在基础较好的工程机械、C/C复合材料、硬质合金等领域;要进一步突出特色,利用已有的具有特色的基地和园区,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度,如材料领域的产品成果如何支持工程机械的发展、先进制造领域的技术成果如何支撑生物制药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体系,扬长避短,要学习江苏、浙江的经验,科技部门要更多地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曹健林副部长希望湖南能加强与和科技部的联系,在汇报成果、喜悦和成就的同时也汇报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双方共同努力,共谋发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