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科技大会精神督查系列报道:益阳篇
4月2日至3日,省委省政府督查一组在乐寿长组长的率领下,对益阳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进行了督查。期间,听取了益阳市委、市政府,资阳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情况的汇报,实地考察了市高新区和益阳橡胶机械集团、益华水产等园区、企业,与有关部门、企业进行了座谈,查阅了有关文件档案、财务账目。
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在益阳市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具体表现在:
一、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科技工作紧紧融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科技工作高看一等、厚爱一筹,多次亲临科技部门指导调研。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科技领导小组多次专题研究科技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部署“十一五”科技工作。去年8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科技大会,出台了《中共益阳市委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意见》和《益阳市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特批了市科技局增加3个行政编制。市委、市政府还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党政领导抓科技进步的联系制度、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和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办法,将科技进步纳入对县市区双文明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各县市区也将科技工作纳入了双文明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增强了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部分县市区召开了高规格的科技大会,制定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通过层层贯彻落实,在全市上下逐步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大科技工作格局。
二、自主创新氛围基本形成。一是出台了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实施科技兴市、建设创新型益阳”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意见》、《益阳市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二是加大了对自主创新的宣传力度。益阳市积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设立“创新益阳”专栏、专题报道、制作科技节目、举办科技创新宣传月活动等方式,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从2006年起,市各级党校将科技知识学习纳入党校教学、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三是部门协同推进自主创新的机制初步形成。市科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尽其职,建立了部门间的定期会商制度,协同推进自主创新。市经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单位,简化了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手续;市农业局与市科技局等单位,联合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形成了齐心协力抓科技的新局面。
三、科技投入有所增长。全国全省科技大会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2006年,市本级科技投入为831万元,同比增长22.93%,其中,科技三项经费为245万元,同比增长6.52%。2007年财政科技三项经费预算为345万元,同比增长40.82%。8个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逐年有所增长,2006年,安化县财政科技投入达到268万元,同比增长22.9%;资阳区财政科技投入达到78万元,同比增长62%;赫山区财政科技投入达到80万元,同比增长202%。在逐步加大政府科技引导投入的同时,益阳市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主要骨干企业研发经费呈较大幅度增长,如益阳橡塑机械集团2006年研发投入为3382.45万元,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8.2%。
四、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加强。一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益阳市通过在优势产业中抓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先后组建了苎麻纺织、真空消失模铸造、橡塑机械工程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竹类、先进制造业、电容器产业三个省级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益阳市通过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高新区建设,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重点加大“国家火炬计划益阳先进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湖南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与产业开发基地”、“中南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基地建设的力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2006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25.8%,益阳橡塑机械集团等2家企业被列入首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新材料、新能源、造纸、竹木、锑钨精冶加工等特色产业已成为益阳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新兴产业。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