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科技大会精神督查系列报道:长沙篇(中)
3月23日,省委省政府第一督查组对长沙市所辖的长沙县、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雨花区及相关企业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情况进行了督查。
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召开后,长沙市各市直部门、区县市、驻长高等院校、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根据本地实际,研究落实上级科技大会精神,出台相关政策、大幅度提高科技三项经费、加强科技部们建设、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长沙县2006年实现GDP230亿元、财政总收入24.05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首次进入全国百强,位列第94位,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双百强县”。科技工作先后被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县和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连续4次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验收,现正积极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该县认识到科技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加强领导和协调。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科技工作已成制度化,2006年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科技工作和听取汇报4次。该县在在全面完成国家和市科技进步目标考核任务的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建立了对全县20个乡镇进行科技进步目标考核的制度和指标体系,考核结果直接与乡镇综合考核结果挂钩、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挂钩,实现了奖优惩劣,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的整体科技进步。县委、县政府一再明确,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部门联动共同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机制。在全县每年的科技计划制定时,形成了科技、财政、工业、农业、信息等部门的会商机制,并在研究将税务、发展改革、规划等部门纳入科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在更高层次上加大科技创新和整体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
长沙高新区高度重视科技大会精神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全面推进园区自主创新,推动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去年初,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目标,全面动员和部署实施“科技创新年”主题活动,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一条鲜明主线。聘请袁隆平等10位院士、专家作为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高级顾问。2006年园区共安排科技创新经费3697万元,比上年净增505万元,增长16%,并明确财政增长比例逐年增长。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全区企业总结表彰大会上,一次性兑现、发放各类奖金800多万元,有效地调动了全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近年来,园区坚持以聚集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支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建设创新型湖南的重要平台,并围绕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四大特色产业,按照“一行业一思路,一企业一对策”的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产业积聚发展、企业集群成长的新优势。该区还优化促进创新的政策环境,承载创新的硬环境和服务创新的软环境,着力扩大推进自主创新的支撑能力。2006年全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90亿元,高新技术总产值690亿元,均同比增长25%以上。实现总税收32.3亿元、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14%。较好地发挥了国家高新区推进区域自主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雨花区科技工作始终把创新贯穿和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联动机制。该区以城乡居民和青少年为重点广泛开展了科普活动,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坚持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原则,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如“科教进社区”、“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开展了计算机、家电维修、医疗保健、消防知识、农业种养等各类科普培训;广泛在各中小学开展科技传播、科技创新、科技制作、科技夏令营等活动,丰富青少年科普知识;通过科普文艺汇演、科普知识抢答、科普展览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增强了科普意识。至2006年底止,全区科普进社区(村)率已达80%以上;2007年,全区将实现科普进社区(村)率100%,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保证。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