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贯彻科技大会精神督查系列报道:长沙篇(上)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02-11 00:00 【字体:


  3月22日,由省科技厅副厅长乐寿长率领的省督查一组来到长沙,就该市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情况进行了督查。长沙市委副书记吴志雄代表长沙市委市政府向督查组汇报了长沙市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的情况。
  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的召开,为长沙市科技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面对千载难逢的契机,长沙市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科技优势,从战略的高度起点谋划和推进科技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在财政科技投入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为了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市委、市政府切实强化财政投入对自主创新的导向作用,大幅增加对科技的投入。财政科技投入从2004、2005年的3100万元、3700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7700万元,今年再增长到1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在此基础上今后将实现稳定增长。同时,9个区县市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大幅提高,2006年全市9个区县(市)财政科技投入总额达到11027.67万元,为2004年6488万元的1.7倍。市本级科技事业费从2004年的1894.09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2041.21万元。9个区县市的科技事业费总额从2004年的659.5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859.5万元和2006年的1094.9万元。全市科普经费2004年、2005年到2006年分别为483万元、737万元、778万元。
  财政科技投入的大幅增长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4-2006年三年市本级共安排的财政科技投入14500万元,其中支持重大和重点专项351项,安排经费10075万元,重点支持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培育、科技公共平台的建设等六个方面,其成效非常显著,体现在:财政科技投入支持高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一大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在长沙涌现,长沙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共产生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102项,其中12项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在长沙的转化和产业化,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先后支持73个科技成果在长沙产业化,新办企业60家,形成新的产业群体,到2006年底,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1.9亿元,创利税8亿多元,新增就业岗位9714个,显现出长沙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支持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效增强了长沙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领域中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支柱产业年产值2004年的411.5亿元增至2006年的611.6亿元,利税由53.4亿元增长到60.1亿元。支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传统产业改造取得实效。重点支持机械、信息、服装和制药行业的43家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引导和带动企业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2.3亿元,新产品贡献率达到30%以上,生产率提高30-60%,生产周期缩短20-40%,库存资金压缩3-10%,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贯彻科技大会精神督查系列报道:长沙篇(上)

989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