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通过国家验收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02-11 00:00 【字体:


  近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专项——“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通过了由科技部农村司会同农业部科教司、国家粮食局科技司组织的验收。
  湖南省人民政府对“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高度重视,成立了以甘霖副省长为组长,省科技厅、农业厅、财政厅、粮食局、湖南农大、省农科院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专家顾问组。湖南农大、省农科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农业厅、湖南师大等教学、科研、推广机构中的298名水稻科技人员组成了课题攻关协作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青先国研究员任课题首席专家。
  该课题针对制约湖南水稻丰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和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开展技术集成和创新研究,按照“近期技术集成与中长期技术突破相结合、技术研究与区域示范相结合、关键技术突破与综合技术集成相结合、常规技术升级与高新技术创新相结合、定位实验、多点示范和推广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设置了五大专题25项研究内容,开展了多学科的技术集成与创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形成了“政府搭台、部门协作、科技唱戏、企业联动、农民参与”的科技攻关局面。
  通过3年的课题实施,技术集成取得了重大突破,集成了3大技术体系共10套技术模式,组装了5类节本增效技术模式共11套;攻关研究获得了多项创新,筛选出了40个优质专用稻新品种、新组合,6项成果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和现场评议,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研制了2种小型配套农机农具,研制了8种物化栽培产品,发表学术论文141篇,出版专著3部,培养博士32名,硕士44名;技术示范产生了巨大效益,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双季稻平均亩产比前三年平均水平分别增加20.3%、14.3%、7.9%,“三区”累计增产稻谷170.33万吨,增加产值22.47亿元,农民增收17.65亿元,并辐射带动全省水稻总产由2003年的207亿公斤增加到2005年的248.5亿公斤,预计2006年将超过250亿公斤;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稻田农药用量平均减少20%左右,氮肥用量减少10%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5%,实现了水稻生产上的丰产高效、节本增效和优化环境的协调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通过国家验收

989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