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湖南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在长沙召开(一)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02-11 00:00 【字体:


  6月29日,由省科技厅承担的国家科技部项目“湖南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在长沙召开。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季益贵,省科技厅副厅长、课题组组长陈仲伯、高新处处长刘小明等以及鉴定委员会9名专家出席了会议。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四个基地示范区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陈岳麓主持。
  


  
  
  
  
  
  

  首先,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季益贵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我省新材料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2003年,我省新材料产品产值由55.0亿元增长到280.68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8.5%,比同期全省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增长速度高12.7个百分点。新材料产品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18.4%提高到2003年的29.3%。新材料产业规模在我省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略低于先进制造业居第二位。2003年底,省委“731”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新材料产业为我省三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发展。该课题紧扣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和“三化”进程要求,按照国家科技部创建新材料基地的总体思路要求,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化的现状及特点,对新材料基地的区域布局,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总体框架,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体现了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空间布局的“优化效应”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整合效应”,同时,注重了宏观上的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新材料基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季益贵主任对我省如何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了几点要求:第一,抓紧制定好“十一五”新材料领域科技发展规划;第二,加快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第三,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新材料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第四,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多渠道筹集资金;第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随后,课题组肖加余教授作了“湖南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研究”课题工作总结报告,课题组廖志明副研究员作了子课题“湖南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研究”工作总结,长沙示范区、株洲基地示范区的负责人介绍了课题成果的应用情况。
  
  
  
  
  
  
  

  在听取了课题报告后,专家们经过讨论研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性、实践的可操作性和规划思路的示范性,对于指导我省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规划布局、提高新材料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新材料产业结构,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以及完善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总体居我国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速该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最后,省科技厅副厅长、课题组组长陈仲伯致答谢词,感谢各位专家的对课题的支持,并给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陈仲伯副厅长进行了总结归纳,并要求课题组进一步落实:第一,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在基地建设实践中提炼出新的观念和做法;第二,着重分析我省新材料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发展我省的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第三,要用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的理论、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并作为课题的新特点来进行分析;第四,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采用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企业型新材料基地和区域型新材料基地进行评价,同时要注重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管理因素的分析;第五,在规划当中,要进一步理顺其中的数据、概念性的东西以及逻辑性的东西,使整个规划更准确、更完善。
  同时,他对下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这次鉴定会上专家提出的好的建议,不仅要在新材料基地的发展规划中采纳,还要在“十一五”新材料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体现;第二,要将此课题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作为政策性建议提交省政府,争取省政府对新材料产业的大力支持;第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要抓好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第四,对新材料领域的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环境,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性措施,把产业做大做强;第五,要加强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顶尖级、新型技术、企业层面技术创新人才,形成一个合理的人才梯队,同时在新材料领域中规划建立一批工程技术中心,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实现我省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湖南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在长沙召开(一)

989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