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总结与考评工作小组对我省3个产业化基地进行总结和考评
根据科技部高技术计划联合办公室《关于对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总结和考评的通知》和党组书记、厅长王柯敏同志的重要批示,成立了以省科技厅副厅长陈仲伯任组长,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处长廖建勋任副组长的考评工作小组,考评工作由计划处牵头负责组织,高新处配合,考评专家组由湖南省科技厅原厅长张寅南任组长;国防科技大学肖加余教授、湖南大学徐伟箭教授任副组长,专家组成员由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省轻工研究所、长沙矿冶研究院等10个单位专家教授组成。考评技术工作由省科技信息所评估中心承担。
2003年6月27至7月3日对长沙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长沙、株州、湘潭、岳阳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相关企业),湖南华星宇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总结和现场考评,并结合基地总结和考评工作实际情况向科技部推荐先进基地。国家科技部将在此考评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对基地进行抽查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对一批先进基地予以表彰和重点支持,对工作不力,不具备条件的基地将取消基地资格。
考评专家组通过实事求是,独立、客观、公正对基地作出评价,并对我省的基地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考评专家组认为我省四个示范区在建设上,各自特色明显。湖南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自批准成立以来,以一基地带四个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其长沙、株洲、岳阳、湘潭四个示范区,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至2002年底,基地总收入1581193万元;工业总产值1496163万元;工业增加值508589万元;利税总额327743万元;同时,基地在带动地方经济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基地建设基本实现了基地发展规划预期的发展目标。四个示范区都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长沙示范区形成了以新型能源材料为主的产业链,抓住“麓谷”建设的机遇,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株洲示范区以硬质合金材料、高速列车用弹性材料、PVC管材为特色;岳阳示范区以特种催化材料、有机化工新材料为特色;湘潭示范区以精细化工材料、新型能源材料为特色。
长沙示范区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重视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强调产业集群建设,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境外资金,综合效益明显;株洲示范区开辟新的园区,重视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整体建设水平提高显著;岳阳示范区依靠原有技术和产业基础,重视技术创新,科学规划,具有较好发展潜力;湘潭示范区在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上效果明显。
基地下一步发展,长沙示范区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先进电池材料及应用产业链,并将优势逐步扩展至其他具有比较优势的材料产业领域;株洲示范区要加强对区内工程陶瓷产业发展的引导等工作;岳阳示范区要注意加强产业链的建设,逐步形成有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湘潭示范区要加大依靠技术进步力度,科学谋划园区建设,加大对园区平台建设的投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