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整合科教资源挖掘创新潜能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02-11 00:00 【字体:


  ———访陕西省副省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陈宗兴 
  作为我国第一所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合并的大学,如何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学,陈宗兴校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陈校长说,进一步加快机制与体制创新,整合科技与教育资源,挖掘科技创新潜能,是现阶段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陈宗兴校长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伊始,确立了“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在国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产学研紧密结合,以农林水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定位,并确定通过5―10年的建设和发展,使教育质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达到国内一流大学的水平,成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我国干旱半干旱农业及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陈校长说,根据这一战略目标,我们在内部体制上,注重解决重复设置建设与学科交叉渗透不够的问题,保持已有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加强传统学科与现代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的结合,对具有潜力的新兴学科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将原7个科教单位的35个学院、系、所整合组建成15个学院和1个直属研究所;依托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建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学科优势的9个研究中心,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生高新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学校的体制创新,彻底打破了旧体制的屏障,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基本建起了结构合理、功能优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体制,激发了广大科教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科技创新、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陈宗兴认为,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就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既要高度重视原创性基础研究,加强应用性科技创新,更要重视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现实课题。学校从成立开始,就把科研基地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突破口,在加强原有科研基地建设的同时,瞄准科技发展趋势,组建了一批新的科研基地。新增部省重点实验室3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重点野外试点台站2个,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区域性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研究中心6个。科研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为科技创新搭起了平台,提高了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的能力。学校立项数量、档次逐年攀升,改变了过去承担地方小项目多而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少的局面。三年来,鉴定成果52项,其中5项达国际领先水平,23项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专利80项;审定农林牧新品种63个。科技成果获奖15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73项。培育的世界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标志着我国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先后6次成功地从人胚胎干细胞分化诱导得到心脏跳动样细胞团,这是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取得的唯一此类细胞团;培育的冬小麦杂交种“西杂1号”,成为我国黄淮冬麦区第一个审定的杂交小麦新品种。这一系列高新科研成果的产生,提升了我国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整合科教资源挖掘创新潜能 

9895805